Tuesday, September 28, 2010

缺乏投资储蓄过剩巨额盈余 世界银行:我国是极端例子

作者/本刊梁志华 Sep 28, 2010 01:47:12 pm

source:《独立新闻在线》

【本刊梁志华撰述】世界银行(World Bank)指马来西亚缺乏人力资本与实体资本方面的投资,促使国内储蓄远远超出国内投资,最终导致我国写下巨大经常账盈余(current account surplus),成为亚洲区经济体中一个极端的实例。

英 文网站《马来西亚局内人》(The Malaysian Insider)在今天引述世界银行最新出炉的发展中国家经济政策报告手册——《明日之后:发展中世界未来经济政策手册》(The Day After Tomorrow: A Handbook on the Future of Economic Policy in the Developing World),针对马来西亚的报道指出,世界银行认为马来西亚与其他中等收入东南亚经济体,如泰国、印尼,以及菲律宾一样,正尝试摆脱中等收入陷阱 (middle-income trap)。
不过,世界银行指出,要摆脱中等收入陷阱,包括马来西亚在内 的发展中经济体,必须大规模投资在基建、器材、教育,及技能等在内的人力资本与实体资本投资,以便把这些软硬体设施的层次大幅提升。目前,马来西亚在人力 资本与实体资本方面的档次,依然落在其他较先进的经济体,如韩国、日本以及新加坡的后头。
世界银行在该经济政策手册中点出,包括马来西亚在内的发展中经济体,面对投资放缓的情况,并不是因为缺乏储蓄。相反地,这些经济体的国内储蓄超越国内投资,促使这些国家出现经常账盈余。
马来西亚是极端例子
其中,世界银行点名马来西亚,是一个极端的例子。马来西亚的经常账盈余在2008年与2009年分别占国内生产总值高达17%的比重。此外,该行也表示,僵化的劳工市场与进场壁垒,促使我国私人投资兴趣缺缺。
不过,世界银行认为,纳吉政府推动的新经济模式,把焦点放在私人领域主导经济成长、创新、消除劳工市场限制,以及培育专才等,反映出我国对经济改革的诉求。较早前,首相纳吉通过一系列的市场开放措施,如金融领域与服务附属领域的开放,来推动改革行动。
同 时,纳吉政府近期也在经济转型计划(ETP)下,推动一连串的公共与私人领域进场计划,在未来10年内通过公共投资来刺激与带动私人投资。纳吉政府眼前的 最大挑战,是如何改变投资者的看法与情绪。马来西亚缺乏世界级劳工与教育系统、政策朝令夕改、繁文缛节等,是导致私人投资者却步的原因。

Thursday, September 16, 2010

世界银行行长:人民币升值非万能药

(香港) (2010-09-16)

  (联合早报网讯)香港文汇报报道,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15日在京指出,世界经济复苏存在不确定性,中国需要应对下一阶段危机,包括信贷快速扩张等方面的挑战。

  他认为:“人民币升值是合适的,但这不是万能良药,关键在于解决结构性问题。中国可在『十二五』规划中重点关注并予以解决”。他还表示,世界银行在中国继续存在的价值,将不仅体现在合作项目的资金供给,更重在知识合作与相互学习。

  世行中国局长:世界需要中国

  另据新华社报道,世行中国局局长罗兰德接受采访时表示:“中国发展需要世界,但世界也需要中国。”罗兰德指出,从人均来讲,中国还是一 个发展中国家,但整体来说,中国已是个经济大国。与过去相比,现在中国的发展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发展更加密不可分。以前,中国的发展非常依赖欧美的经济发 展。但现在,世界也依靠中国的发展。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,如果不是中国、印度等国家的持续高速发展,整个世界经济可能会更加低迷。

Wednesday, September 15, 2010

哟!沙巴人当澳洲财长!


14-09-2010 19:13 | 作者: 黄飞 source: 辣手杂志 - Laksou

最近看到报导,得知大马出生的澳洲前气候变化部部长黄英贤调任财政部长。心里是感到有点意外,但没表现出来,反而是坐在对面的女同事,张大了嘴巴惊讶地说:"沙巴当了澳洲的财长哟!”

我们这两个大马小女子,就不约而同地拿着某中文报,一起继续阅读有关报导,发现黄英贤是澳洲首位担任此职的华裔。她掌管的“财政及放松管制部门”职位仅较副总理斯旺兼任的国库部长低。

黄英贤1968年出生于沙巴州,父亲是大马客家人建筑师,母亲是澳洲人。她8岁时随父母移居澳洲。由于早年澳洲种族歧视严重,自小就体会到受歧视之苦,因此立志从政,追求社会公平。

我的朋友之所以会惊讶,而我们都会对这篇文章特别关注,全因我们都是女人,还有,因为我这名朋友也出生自沙巴,我们大家都是在大马出生,所以潜意识中有种强烈的大马情意结。

可能有些人,看了这报导后,就只把这当成一个普通的"有关系大马人”的一项新闻,但有些人却会认为,年仅41岁的黄英贤,能在移民到澳洲后,当上掌管一国经济部门的重任,着实很不简单。

翻看历史,财政部长的职位曾由华裔领袖,即敦李孝式及敦陈修信出任。在1974年后,大马再也没有华人出任财长,这跟政治因素有关,因为华裔政治力量已大不如前。

勿论出任财政部长,即便内政部长,教育部长,国防部长等数个重要的职位,都是由巫统领袖担任。反观在外国,种族及性别政治已逐渐地消失,比如黑人当美国总统,女人当总统,外国移民当部长等。

正当许多先进国都早已突破了种族政治框框之际,大马如今还在一片种族政治旋涡中纠缠不清,最令人感到遗憾的是,当许多国家都已从保守走向更高层次的开明政策时,大马许多政客竟然反而倒退回头走向保守政治路,固步自封。

在这全球化的资讯时代,人类已跨越国界,种族,已走向没有国界,种族,性别的平等竞争的发展,唯才是用,选贤与能已是多年前在外国提倡的政策,这造就有关国家人民都会适时的调整步伐,自我提升,以跟世界接轨,与他人竞争。

手机王国诺基亚没落的经验 大马应引以为鉴


时间:2010-09-15 14:36:39 来源:风云时报TheRockNews.com


(吉隆坡15日讯)在1990年代,芬兰的手机公司诺基亚(Nokia)曾经是欧洲最成功的公司,但是到了2000年代,它却成为了欧洲最令人失望的公司。上星期,诺基亚集团史无前例地聘请了一名非芬兰籍人士担任首席执行员,目的是要扭转该集团的劣势。

诺基亚的成功和失败的经历告诉我们,当一间公司处于安全位置太久了,它就会渐渐失去竞争能力,如今的诺基亚已经不在资讯科技工业的中心,相反地其他同行却不断地研新科技。其他欧洲公司应该了解诺基亚公司的命运,以确保历史不会重演。

10 年前,诺基亚创造了欧洲公司的口碑,让欧洲人引以为傲。然而,自从2007年1月苹果公司开创了风靡无数人的iPhone之后,诺基亚的股票就重创 47%。在最新的Millward Brown Optimor品牌排行榜中,诺基亚从第13名下滑至第43名,而该公司的利润和市场占有率也下跌了。

博客ctchoolaw表示,我国的公司应该从诺基亚公司的失败取得三个教训。第一,不要停留在荣誉里,要走出舒服的安全区。第二,要勇敢地挑战自我。第三,要处于相关资讯和科技的中心点,才能得到更多新的想法。